风雪寒冬,草原深处是我“家”

探索2024-05-10 22:58:255919

原标题:风雪寒冬,家草原深处是风雪寒冬我“家”

寒冬里的守望。

一大早,草原深处听到由远及近的家摩托车马达声,牧民格日乐土就知道是风雪寒冬查布点哨所的护边员阿迪力来了。

几天前,草原深处一场暴风雪突然来袭。家想起山里那几百只羊,风雪寒冬格日乐土心急如焚,草原深处连忙拨通了阿迪力的家电话。

从小跟随当护边员的风雪寒冬父亲阿迪雅在草原上巡逻,阿迪力熟悉这片草原的草原深处角角落落。眼见雪停了,家阿迪力约上格日乐土进山寻羊。风雪寒冬两人骑着马兜兜转转,草原深处翻过一处制高点后,格日乐土一眼就看到了远处山谷里的羊群。

借着手机微弱的信号,阿迪力给山那边的边防连连长阿拉德日图拨通了电话。没多久,阿拉德日图带着官兵赶来了,大家一起帮助格日乐土驱赶羊群……

今天在内蒙古边防,护边员们执勤巡逻在草原深处,作为卫国戍边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和边防部队官兵共同组成祖国的钢铁边防线。

这些护边员执勤哨所大都地处偏远,方圆数十公里无人居住,护边员都是当地的牧民,熟悉边情民情,乐于扎根边防。近些年,上级为驻守在各个执勤哨点的护边员们,每人配备了一辆摩托车,并重新整修了执勤哨所的营房。

这些北疆执勤哨所大都是“家庭哨”,一家人都是“护边员”。一家老小齐心守护边防线,在今日边关已是寻常事。

隆冬已至,驻守在距离边防线最近的执勤哨所里,这些不穿军装的护边员的冬季生活什么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祖国北疆几座护边员哨所,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别样的温暖。

——编 者

地理坐标

查布点哨所

父子护边员 接力守边关

护边员就是草原的守护者

在都市人看来,护边员的执勤生活枯燥而乏味,牛羊、草原、风雪、边防线,是恒久不变的主题。但在达茂旗的牧民们心里,护边员是草原的守护者。

远亲不如近邻。在格日乐土一家人心中,草原上有“两种人”最值得信任,一是解放军,二是护边员。

护边员阿迪力的父亲阿迪雅,在这条边防线上巡守多年。阿迪力很小的时候就认识格日乐土一家人。和格日乐土一样,生活在这一带的牧民遇到困难就会想起护边员。和牧民们语言相通、情感相通的护边员,是他们心中的亲人。

风雪肆虐的冬季,是阿迪力最忙碌的时候。

无论刮风下雪,他每天都要巡查一趟边防线。要是哪个牧民家里遇上麻烦,阿迪力总是第一时间赶去帮忙。“要把牧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当成天大的事。”这也是父亲阿迪雅离开哨所时留下的叮嘱。

相比于边防连队驻地,护边员执勤哨所往往更加靠近边防线,有时方圆数十公里无人居住。在阿迪力的记忆中,父亲阿迪雅当护边员时的生活着实艰苦。

在查布点执勤哨所,阿迪雅守了30多年。上世纪80年代,阿迪雅带着一匹马、一条犬独自一人搬到了哨所。那时候,边防线上几乎没有基础设施,戍边条件十分简陋,阿迪雅说啥也不让妻子一起守哨。说不过阿迪雅,妻子便带着大儿子宾巴、小儿子阿迪力生活在距离边境线数十公里的满都拉镇上。一家人团聚的时间少得可怜。

顶风冒雪、风餐露宿,阿迪雅在查布点哨所守到了双鬓斑白。他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天冷浑身上下就钻心疼。知道自己很难长期守在山上,10年前,他让高中毕业的儿子阿迪力来到哨所,父子俩一起守哨。

这期间,上级重修了哨所营房,查布点哨所从最初的一间土房,更新为一座木屋,接通了长明电,有了基础供暖设备。最让阿迪力高兴的是,他拥有了一辆可以驰骋草原的摩托车。

带着父亲的嘱托,为祖国守好边防线

一个冬夜,寒潮来袭,天空飘落雪花。阿迪力注意到,远方的边境线上几束车灯光时隐时现。

“北疆冬季风大,白天都极少有车辆在边境线出现,更别说晚上了。”阿迪力敏感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他迅速向边防连队报告情况,而后关闭车灯,发动摩托车只身潜入漆黑的草原深处,隐蔽跟踪可疑车辆动向。

那是阿迪力独自驻哨的第2个冬天。雪夜独自外出巡查,对他来说却是第一次。那晚,寒风凛冽,阿迪力裸露在风里的脸庞被吹得失去了知觉。

他不知哪里来的勇气,一直追到了边防线附近。不见车的踪迹,他又顺着地面上的车辙,骑摩托车找了许久,依然一无所获。这时,时任边防连连长张锋带着官兵赶来了。他们又一起沿着边防线巡查,最终判明了该起边情。此时已是黎明时分。

第二天,阿迪力把这次“行动”专门给父亲阿迪雅报告,父子俩又一起在电话中回忆起顶风冒雪彻夜巡查的过往经历。

阿迪力小时候,父亲一个人在驻勤点守防,母亲不放心,时常到哨点陪伴父亲。放假了,母亲也会让阿迪力到哨所巡线。查布点管辖的这段边防线,每一个深坑、每一个拐弯,阿迪力都记在心上。

2018年12月的一天夜晚,风急雪骤,边境线附近突然出现几辆黑灯驾驶的货车,阿迪雅让阿迪力立即向边防连队报告,自己则骑马冲进了漫天风雪。

也正是那一次,年近六旬的阿迪雅从马上跌落摔伤了腰,不得已只能回家休养,27岁的阿迪力正式开始了独自一人的守哨生活。

阿迪力想不到,在他独立驻守哨所3年后,一个好消息温暖了寒冷的北疆。

今年4月,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联合四子王旗和达茂旗边委办,决定对护边员哨所进行新一轮加固整修,并将多处闲置的执勤哨所改建为“护边员之家”。

从此,在边防线上巡查的护边员们有了中转休息、遮风避雪的“临时驻勤点”,巡逻安全、生活质量有了更好的保障。

有了这个“家”,巡逻心更暖

护边员守护着草原,草原记录了发展,见证了变迁。

经过半年多建设,如今该边防旅下辖的管段内,每个护边员哨所都配备了日常生活用品和厨具、洗浴设备,查布点俨然成了一个“家”。

随着“临时驻勤点”的建设,护边员外出巡逻有了“定心丸”。阿迪力说,连队的边防管段很长,冬季巡逻遇上恶劣天气,经常被困风雪中,“临时驻勤点”就是巡逻途中的“驿站”,成为边防官兵和护边员们共同遮风避雪的港湾。

阿迪力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阿迪雅,已在镇上过上“退休生活”的他,笑得合不拢嘴,“当年自己吃过的苦如今儿子不用吃了,祖国的边防线,更要守好啊。”

“那里是个风口,老护边员阿迪雅在那里守了38年,成了当地的一个传奇,如今他的儿子阿迪力又上了山。我们必须把最偏远的执勤哨点,建设得更好。”

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一位领导听说了父子护边员的故事深受感动,专程赶到查布点和阿迪力见面。查布点也成为今年第一个动土整修的执勤哨点。

“欢迎来到我的‘家’。”走进查布点哨所,融融暖意扑面而来。安静的木屋里,摆放着几台观察设备,安装着水电暖配套设施,吃住用物资也都配备齐全。

“巡查的线路长,以前冬季巡查遇上风雪,被困在雪里过夜是护边员最担心的事。如今执勤设备齐全、又有了‘临时驻勤点’,护边员顶风冒雪心也是暖的。”阿迪力说。

早晨出发,傍晚在途中的“护边员之家”歇脚。第二天一早,再往下一个管段巡查。“规避了风雪、确保了人员安全,还能保存体力完成好后续任务。”在“护边员之家”,护边员李祥勇披挂整齐、再戴上护边员袖标,准备出门。

沿着哨楼的旋梯向下,他向着下一个点位走去。转过头,他笑着说:“有了这个‘家’,执勤心更暖。”

另一个执勤点位上,护边员巴特尔使用哨所新配置的高倍望远镜观察空中一个白色空飘物的动向。一边观察,他一边通过通信设备呼叫边防连队战备值班室,将情况向连队报告。

数公里外,某连官兵迅速前出,在巴特尔不断跟踪引导下,成功在距离边防线不远的地方“截获”空飘物。原来那是一名飞行爱好者乘驾的无动力伞,因大风原因,“大伞”误落入边境地区。

49岁的巴特尔家在满都拉镇,过去他所在的执勤点有3个护边员,几个人轮流在冬天驻守哨点。如今哨所越建越好,他就干脆把家搬到了执勤哨点。

“心系边防,情牵边民。如今戍边条件越来越好,守护好祖国边防线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我们护边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巴特尔说。

地理坐标

青榆哨所

有了“特派大厨”,胃暖心更暖

“枝繁叶茂立根深,扎根北疆独成林,傲雪迎风仍坚韧,强边固防献忠诚。”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青榆哨所,因驻守在一条榆树沟旁而得名。

这里位于草原深处,冬季漫长寒冷。在北疆,青榆是一种根深耐寒的植物,官兵将“青榆精神”作为哨所的精神图腾。

每年漫天大雪来袭,哨所都会被“冰封”数月。以前,哨所只有夏春秋三个季节有人驻守,冬天官兵会撤回连队。几年前,这里改为常驻哨所,官兵过冬保障成为守哨难题。

从连队到哨所只有一条土路,这条路是官兵往来驻哨、巡逻车“轧”出来的一条路。“到了冬天,大雪覆盖草原,路便看不到了。”这给物资前送带来了难度。

大雪封哨前,连队会分批次将肉菜蛋奶等生活物资送上哨所囤积过冬。为了更好保存食物,哨所新建了“恒温菜窖”,上级还专门配发了冰柜、冰箱等电器。

在营长肖楠心里,青榆哨所是“遥远的牵挂”:“冬天一下雪,那里成了孤哨,战士们在哨所的生活必需品,一样也不能少。”

哨所人不多,官兵轮流值班当哨所大厨。毕竟大家都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在家里都没正儿八经做过饭,到了哨所,他们只能看着“鸡鸭鱼肉”唉声叹气。

今年春天,在哨所守了一个冬天,大家换防回连队,见到营长都说想念连队的饭菜。肖楠听了心有所动,他把炊事班长、一级上士冯启嘉叫到连部,未雨绸缪为青榆哨所制订下一个过冬计划。

今年秋天,连队再次换防,冯启嘉作为“特派大厨”站到了驻哨的队伍里。守哨官兵瞬间“秒懂”营长的用意,赶忙抢过冯班长的行李,背在自己身上,每个人都是笑盈盈地走出营门。

天微亮,闹铃就响了。哨所厨房里亮起了灯光,一个身影在晃动,锅碗瓢盆相互碰撞出一阵美妙的旋律。冯启嘉化身“哨所大厨”,为战友烹饪冬日早餐。

“这是有了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哨所不再是雪海孤哨了。”早操归来,哨所官兵拍掉满身的雪屑,一窝蜂涌入餐厅,心满意足地吃起来。

“饺子来喽!”立冬那天,官兵刚一落座,厨房中就传来冯班长的吆喝声。热气腾腾的饺子摆在桌上,醇香的味道触动着味蕾,大家围在圆桌旁、一口一个饺子……“那感觉真的跟在家吃饺子没啥两样。”上等兵肖兵笑着说。

有了“特派大厨”,官兵冬季驻哨味蕾更满足。冯启嘉每天铆在厨房,研究各种储存物资,根据官兵喜好,烹饪酱牛肉、辣鸭头、烤鱼、熏鸡等半成品,并教会哨所官兵使用新购置的酸奶机、豆浆机等厨具……很快,“特派大厨”带出了几个“徒弟”,每到周末,“徒弟”们纷纷上阵,展示所学,让“师傅”也尝一尝大家的手艺。

风雪交加,寒潮来袭,青榆哨所官兵巡逻的脚步铿锵有力。这个冬天,“家的味道”暖胃更暖心,哨所官兵的“胃动力”已悄然转化为巡逻执勤的战斗力。

地理坐标

磐石哨所

有了电锅炉,老兵“黑子”真幸福

晨曦微露,北疆迎来第一场雪,狂风、孤山、乱石……视线所及,浩瀚天地一片雪白。北部战区陆军某旅磐石哨所,就矗立在北疆雪原深处的褶皱里。

“扎根边防的信念坚如磐石、卫国戍边的责任重如磐石、日夜守卫的北疆稳如磐石。”某营政治教导员陈晓龙说,磐石哨所驻地寸草不生,石头是这里给人留下的最直观印象。

过去,磐石哨所是一个季节性哨点。去年8月,这个点位升级为常驻哨点,新哨楼在营队辖区管段拔地而起。哨所建在一座山顶,远远望去哨楼犹如一位战士,身姿笔挺地守卫着荒原之巅。

那天,哨所迎来第一场雪。一级上士委强和战友冒雪巡逻归来。推开门,一股暖流扑面而来,哨所窗户玻璃上升腾起一层白雾。走进宿舍,脱下大衣和作训服,委强笑着说,冬季守哨人暖心更暖。

自从建好了新哨楼,哨所有了电锅炉,连队锅炉工委强也实现了岗位转型:“电锅炉不用全天值守,我有了更多时间参加执勤训练,升级自身能力。”

早在2015年冬天,委强就成为了连队锅炉工。雪夜,气温陡降,哨所锅炉却在关键时刻“爆表”。“锅炉班长”王岩带着委强冲进锅炉房,忙了整整一个晚上,温度仍旧在冰点徘徊。

“锅炉上冻了。”连队宿舍几乎变成了一座冰窖,哨所官兵把“御寒装备”从头到脚裹了个严实……

一段时间以来,北疆边防都是烧煤取暖,连队锅炉工必须24小时值班,随时给锅炉添煤。极寒天气下,老式锅炉常常会“趴窝”。王岩对“徒弟”委强说,要想让锅炉整个冬天都正常工作,就要看锅炉工的“技术”了。

王岩不久后退役离开了哨所。独自挑起“冬季取暖”担子的委强,连续几个月吃住都在锅炉房。日夜跟煤炭、煤灰“打交道”,老实肯干的委强有了一个“黑子”的昵称。

去年8月,委强被派往磐石哨所驻勤,成为哨所首任锅炉工。这个冬天,委强在锅炉工岗位上迎来了新的变化。“再也不用每天泡在黑漆漆的锅炉房了!”在哨所锅炉间,委强操纵着电锅炉,并记录下锅炉工作数据。

夜深人静,哨所官兵安然入眠。锅炉间的灯光照亮了委强的脸庞,他正对照着使用说明书,研究电锅炉的运行原理。这个夜晚,他再也不用担心锅炉上冻了。

“哨所接通了长明电,即使停电,电锅炉也能自动开启应急运转功能。”如今,不用在锅炉房守夜,委强反倒有些不适应,他依旧坚持每天深夜来锅炉房巡查一遍。看着墙上的温度计指针固定在一个温度,听到宿舍里战友们的鼾声,他这个老锅炉兵才会心满意足地转过身,朝自己的宿舍走去。

图①:护边员阿迪力(右)手持望远镜在哨楼观察边情;图②:委强(右)对照说明书研究电锅炉使用方法;图③:冯启嘉为青榆哨所官兵准备餐点。

本文地址:http://www.stchuye.com/html/525c098697.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逍遥情缘》帮派资金都是怎么花的?升级帮派建筑造福众人!

经济由重变轻,由黑变绿,由旧变新——河北邯郸创新发展促产业升级

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输送强劲动能 国网江苏电力率先建设能源互联网省级示范区

PayPal邱寒:立足“全链条”优势发力跨境业务不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直接竞争

梦幻聊斋周末福利(05.10)

“粤菜师傅”工程小切口解决就业“大问题”

2019中国丝绸交易会在香港落幕 达成3.5亿美元出口意向

缓解交通拥堵 优化出行服务智慧交通驶入快车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