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重磅观察⑨丨东北惟一独角兽企业的创新启示录

综合2024-04-27 16:54:4483531

原标题: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重磅观察⑨丨东北惟一独角兽企业的省第示录创新启示录

2022年5月5日,“吉林一号”宽幅01C星、次党“吉林一号”高分03D27~33星,代会东北的创共8颗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重磅卫星入轨后,观察⑨丨与在轨的惟独46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吉林一号”在轨卫星数量增至54颗。角兽

从2015年10月7日第一颗“吉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企业再到在轨卫星数量达到54颗,新启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省第示录商业遥感卫星星座……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作为中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名字已经家喻户晓。次党

而更值得一提的代会东北的创是,2021年4月26日,重磅新经济智库长城战略咨询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1》,观察⑨丨长光卫星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企业跻身2020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惟独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最想知道的就是,长光卫星为啥这么牛?怎么做到的?

或许,我们可以在长光卫星自成立以来,创造的多个“第一”中找到一些端倪。

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

我国第一颗以一个省的名称冠名发射的卫星;

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星载一体化”商用卫星;

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

我国第一次以灵巧方式在轨成功成像,国产CMOS第一次在轨技术验证……

这许多个“第一”,其中的重要内涵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创新”。

可以说,长光卫星的发展历程,正是吉林省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一个典型样本。

从长光卫星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要实现创新,人才是基石,政策是支撑。

在长光卫星,有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其中,超过80%是985高校及中科院系统毕业的博士、硕士。技术团队先后攻克基于先进光学载荷的卫星设计技术、大口径轻量化空间载荷制造及装调技术等系列关键技术,具备了整星以及先进光学载荷的研制能力。

是什么原因让长光卫星的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企业纾困解难,为人才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贴心的服务。

2018年2月,吉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4号文件,出台了“人才政策1.0版”,成为近年来我省人才工作的里程碑和分水岭。

2021年2月5日,《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2.0版》(简称《人才政策2.0版》)以省委省政府3号文件正式印发。聚焦人才最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把有限资源投入到住房保障、家属安置、子女教育、就医和税收奖励等方面,全面升级加码。聚焦优化用人主体引才、留才、聚才环境,最大限度为用人主体放权松绑、降低成本。聚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全方位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政策资金支持。聚焦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政策落实机制和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除了人才政策不断“更新”,几年来,吉林省全方位开启创新引擎,一项项政策“组合拳”助推吉林省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18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来五年,吉林省要聚焦创新转换动能。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

在提到2018年主要工作时,强调: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人才为支撑发展第一资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这一年:

——吉林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以长春新区为核心的长吉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批。

——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指数居全国第14位,比上年提升3位。

——在世界权威杂志《自然》评选的2018年全球科研城市中,长春市排名第42位,居全国第10位。

2019年8月20日,全省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务实重行,激发内生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以创新创业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这一年:

——“中科院(吉林)科技产业创新平台”“长春新区·中关村北湖创新基地”相继建成;

——中车长客研制的具有代际特征的智能动车组,将服务于冬奥会;

——突破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高精密LED无缝拼接面板已形成年产值3亿元的生产能力;

——湿法工艺制备锂离子电池PE隔膜产业化项目有效解决电池良品率低的技术难题;

——长春海悦药业“孟鲁司特钠颗粒”“他达拉非片”2个品种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2020年,我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和系统性谋划、优质科技资源定向集聚效应持续显现,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高铁变轨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时速400公里跨国联运高速列车正式下线。

——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6.9%,总数达到2495户,新认定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增长40.43%,总数达到1049户。

——我省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省重点实验室114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153个,有专业技术人才141.7万名,获得省级以上称号的人才达到1.29万名。

2021年2月9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激发科研人才活力支持科研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实行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下放科技项目经费自主权,改进科研设备采购管理和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自主权。

2021年8月6日,省委书记景俊海到长春新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调研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他强调,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助推民营经济发展,让吉林大地成为创新创业创造热土。

2021年12月,为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聚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加快吉林高质量发展进程,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

过去几年间,吉林省坚持把创新作为破解振兴发展难题的“牛鼻子”,像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样打造一流创新环境,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可圈可点!

一组2021年的数据:

——创新型省份建设获批,是全国第11个、东北地区首个获批省份。

——积极争取国家科技力量布局,新建省重点实验室34个、科技创新中心35个、国际科技合作平台15个。

——中国(吉林)、中国(长春)2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

——启动第二批7个重大科技专项。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设立一汽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启动首批9个项目。

——红旗汽车取得14项智能网联、18项电动化重大技术突破。红旗H9荣获国家年度创新大奖。

——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7户。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03户,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1049户。

——深化校地、院地、央地合作,组织各市(州)分别与吉林大学、一汽集团、中科院“一院三所”和13家域外研究所开展协同创新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出台“双创”再升级政策,认定第四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20个。

——出台人才政策2.0版,在感情、待遇、环境、事业“四个留人”上下功夫。

——开展“创业有你‘就’在吉林”“奋斗有我‘就’在吉林”、吉林校友人才大会等活动,实施“吉人回乡”工程、“长白山人才工程”,高层次人才由净流出转向净流入。

——全省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达9万人,比上年增加2.02万人,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2022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创新是推动吉林振兴的第一动力,我们要坚持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作为旗帜性抓手,加快汇聚创新要素,培育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创新主体,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国家双链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未来产业孵化试验区,加快把吉林人文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从“吉林一号”凌空而起,到“复兴号”动车组落地飞驰,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到“吉林智造”加速助推老工业基地实现脱胎换骨、华丽转身……如今,吉林正立足基础、发挥优势、面向未来,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最有力支撑。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昕

本文地址:http://www.stchuye.com/html/65f099399.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金花股份(600080.SH)发预减,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69.60万元到350.80万元,同比减少83.66%到87.44%

李大中:借镜俄乌 陆若攻台首击就会非常强

黄志雄:民进党擅打反中牌 对国民党伤害大

快评:大陆对台大政方针不受俄乌冲突影响

男子因工作频繁出入冷库后右脸偏瘫 医生:夏季是发病小高峰

韩大选落幕 梁英斌:尹锡悦不会与中对着干

陈明通称在陆委会时有两岸热线 但没打过

中评关注:港区政协委员谈爱国者治港

友情链接